提升农业质效。巩固“2 n”产业成效,持续推动红茶、绿茶“双驱动”,加强幼龄茶园管护和低效茶园改造,有序推进“千户万菇”和“稻耳轮作”;发展高粱1万亩、南瓜1万亩、烤烟1万亩、鲜食玉米3000亩,出栏生猪27万头、肉牛4.5万头、肉羊5.9万头、家禽310万羽,建设“菜篮子”蔬菜保供基地15个、面积1万亩以上。实施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升工程,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引进优强农业企业3家以上,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8家以上,新培育示范家庭农场70家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升到65%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8%以上。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打响“梵净山翠峰茶”、“印江红香柚”等重点品牌,积极申报“印江苕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召开“印江花果红”品牌发布会,有效推动“黔货出山”。

  壮大文旅产业。紧盯“资源、客源、服务”三要素,抢抓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动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三十条措施》政策机遇,积极主动融入梵净山生态旅游经济圈,力促梵净山西线生态旅游度假区项目落地建设,建立东西线客运专线和自驾代驾服务体系,推动梵净山西线与东线错位、联动发展。启动实施“文化强县”工程,加快“三园一馆”建设,筹办中国·印江第三届书法文化艺术节暨印江自治县首届书法文化周系列活动。扎实开展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认真落实《铜仁市红色遗址遗迹保护条例》,持续完善长征历史步道附属设施,举办纪念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90周年活动,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大圣墩·映美湖、云上居等户外体旅项目多元化运营,支持创建一批省、市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深入实施旅游服务“六心”行动,加快补齐旅游业市场主体短板,积极培育一批规上限上涉旅企业和等级民宿。加强文旅宣传推介,高质量办好全国u21男子篮球锦标赛、全省广场舞大赛、武陵山片区第六届门球联赛等系列文体赛事活动,持续擦亮“印江印象·梵净西游记”文化旅游品牌。

  (三)聚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关键支撑。树牢“项目为王”理念,坚持把项目投资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千方百计争项目。积极向上争资争项,重点提升项目谋划储备质量和落地转化率,统筹谋划推进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紧盯中央(省)预算内投资、新增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资金投向,推动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级规划“盘子”,向上争取各类资金增长10%以上。加快推进岩口水库前期准备工作,全力争取云南昭通至重庆黔江铁路过境印江,积极谋划印江至铜仁德江机场快速干道等通道项目,力争启动建设洋溪至龙塘坳公路改扩建工程。加强项目要素保障,用好领导领衔、定期调度、困难问题会商等机制,统筹各类资源要素向重大项目倾斜,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实施。

  主动出击引项目。开展新一轮产业大招商行动,重点围绕白酒、食品饮品药品、生态旅游、新能源等产业,谋划一批重大招商项目。主动承接东部产业溢出效应,积极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挥经开区招商引资“主战场”作用,强化领导干部带头招商,鼓励以商招商,常态化开展线上招商,力争全年引进优强企业10家以上,新签约项目30个、到位资金15亿元以上。坚持把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率作为重中之重,促成500吨茶多酚、6000吨鲜(熟)面、车用合成燃料等项目尽快签约落地,全力推动资金真到、项目真动、效果真有。

  全力以赴建项目。持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加快推进27个省市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19亿元以上。强力推进印江“大水网”工程,完成偏岩、清渡河、马尿水水库续建工程,启动清渡河水库至县城和塘池建材产业园输水管道连通、消水坑水库除险加固等项目建设,实施坝坨河、印江河、长滩河等9条河道及山洪沟治理。大力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完成白京岩风电场并网发电,加快推进光伏新能源项目建设,争取沙子坡风电场、联丰风电场、木黄新光储能电站等项目早日开工。强化项目建设管理,制定项目资金管理制度,深入开展“三个工程”专项整治,有序推进建成项目“投转固”工作,更好发挥投资效益。

  (四)聚力擦亮高质量发展城市名片。围绕“运动之城·健康印江”发展定位,加快补齐短板、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幸福之城。

  提升城镇承载能力。持续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城北、县府路片区棚改项目进度,让群众住上好小区、好房子。强化城市综合功能提升,完成文昌公园下沉商业广场、县城供水改迁、国际汽车城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县人民法院搬迁,持续推进城区防洪排涝、燃气管道更新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实施万家桥加固、梵净山东路改造等市政工程。扎实做好“保交楼”工作,加快文昌兴区、万润温泉等楼盘项目进度,积极稳妥处置房地产领域遗留问题。

  加强城镇精细管理。认真落实《铜仁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创建一批“红色物业”示范小区、“园林式”小区。常态化抓好“四整治”和“四提升”行动,推动青年友好型成长型城市建设,持续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积极打造智慧水务、智慧停车、智慧社区,推动数字赋能城市治理。制定街区分类管理办法,结合实际化“堵”为“疏”,规范设置和管理临时便民摊区。深入推进城镇生活污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加快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和混排口治理,力争消除县城污水收集管网空白区。规范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扩大乡镇污水管网覆盖面,新建罗场乡污水处理厂。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和收运处置体系,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

  大力发展城镇经济。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启动建设农资仓储配送中心,全面投用铜仁西部现代冷链物流园、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就业创业“孵化园”,不断提升县城支撑力和吸附力。持续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积极培育电商主体,支持和鼓励网络直播带货,实现电商交易额增长10%以上。常态化开展促销活动,刺激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建材装修等大宗消费,落实好促进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18条措施,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稳定增长。推动建筑业健康发展,培育二级资质建筑业企业2家,实现建筑业产值增长10%以上。积极构建便民生活圈,规范打造邛江古镇、中心广场、中洲风雨桥等夜市特色街区,有效释放夜间消费活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星力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1011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