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隆昌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2023年1月12日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面对多重困难叠加、多种风险交织、多条战线作战的严峻复杂形势,在省委省政府、内江市委市政府和隆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总思路,按照市第二次党代会、市委二届四次全会决策部署和市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0.38亿元,同比(下同)增长0.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97亿元,增长9.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3894元、21461元,分别增长5.7%、7.5%。

  这一年,我们同心抗疫、共克时艰,进一步筑牢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屏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贯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投入资金2.4亿元,扎牢“入川即检”关口,提标改建亚定点救治医院,建成永久性集中隔离点隆银家园和城市核酸检测基地。面对突如其来的“9•08”疫情,我们果断启动扁平化指挥体系;开启“防疫泡泡”模式,助力62户企业闭环生产;建立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实现静态管理下各类物资精准送达千家万户;构建起上下一心、极限作战的防疫格局,用“隆昌速度”“隆昌担当”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

  这一年,我们一鼓作气、决战冲刺,成功捧回“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全市一盘棋、干群一股劲,整合社会资本、财政资金50亿元,以不胜不休的决心、恒心推进创建工作,新地标五星级酒店破土开建,石牌坊景区改造提升工程火热推进,热门ip天峰梨苑引爆流量,“3•27”—古宇湖精品旅游线路全程贯通,域内优质旅游资源串点成线。特邀国内外知名人士推隆昌、摄隆昌、唱隆昌,推出“镇街展特色”等融媒节目100余期,以强大声势展示隆昌形象,文旅产业成功“破题出圈”。古湖街道古宇村获评第二批天府旅游名村,圣灯镇梨园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这一年,我们重拳出击、铁腕治污,水环境质量实现突破性改善。我们将水环境改善作为一诺千金的民生大事,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全方位、超强度打响水环境全流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全面构建“1 4”治理体系(1),抽调21名精兵强将组建专班,投入资金3亿元,深入实施一批城乡污水治理项目,新启动一批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下大力气完成柏林寺水库库区清淤及周边鱼塘退养复耕,19个场镇污水处理厂及29台一体化设备正常运行,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九曲河国控断面水质总体评价达地表水ⅲ类,“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场景正加快形成。

  这一年,我们靶向服务、纾困解难,全力推动营商环境质效双升。构建“1 n 1”制度体系(2),实施“五大行动”(3),打造“隆畅通”营商环境品牌,助力市场主体量增质升,总量达4.3万户,增长15%。以有效投资论英雄,实现本地企业新增有效投资与招商引资企业享受同等优惠政策。加大助企纾困力度,新增各类退、减、降、缓税费规模1.6亿元,协调贷款补助资金1.1亿元。开展优惠政策“免申即享”等改革,推广“专属服务包”“项目管家”“帮办代办”服务,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一般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分别压减至0.5个、1个、63个工作日以内。建立“三端一线”助企服务平台(4),推行企业诉求闭环处理机制,办结诉求131件,满意率达100%。

  这一年,我们迎难而上、聚力攻坚,有效破解一批发展难题。面对60年罕见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我们迅速启动三级抗旱应急响应,组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保供水服务队,全力调水、科学供水、精准送水,有力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积极落实工业企业让电于民政策,最大限度暂停路灯、景区照明,切实保障基本民生用电。我们以攻坚克难的魄力和决心,实施了一批民生工程,群众翘首以盼的狮子岩水库扩建工程提前破土动工,万隆路北延线即将竣工通车;推行统一建房成本返还安置,建立拆迁安置购房平台,兑现首批资金1.1亿元,启动第二批资金2亿元,持续刷新安置“进度条”,提升群众安居幸福感。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重点抓好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在攻坚克难中着力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有效投资持续发力。大力实施“产业项目攻坚年”,党校新校区等259个项目如期竣工,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等341个项目按期开工,新型建材综合产业园等67个项目顺利推进,超额完成4个省级、39个内江市级、460个隆昌市本级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任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2%。争取中省预算内投资1.1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2.6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0.8亿元,资金总额增长53.9%,创历史新高。

  特色农业提质增效。预计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50亿元。加快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稻渔产业拓面至17.1万亩,新建“大豆 高粱”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区2万亩,建成西南地区首个稻渔研究院,国际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完成签约。着力保障粮食安全,制定耕地保护十二条(5)、耕地撂荒整治六条硬措施(6)和《全面推行田长制的实施意见》,恢复耕地1.03万亩,整治撂荒地1.2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完成大豆播种7.5万亩、再生稻生产27万亩,实现粮食产量33.6万吨、增长0.8%。出台生猪稳产保价八条措施,生猪存栏31.5万头,累计出栏48.1万头。新认证“三品一标”(7)3个,培育申报“川南早春虾”“隆昌稻渔米”地理标志商标等特色农业品牌18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全国第八、全省第一的成绩顺利通过中期评估。隆昌市油茶现代林业园区成功创建省级园区,胡家镇获评四川省农业丰收奖先进集体。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星力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482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