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演化期,也是伊川县加快高质量发展,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伊川绚丽篇章的关键期。为阐明未来五年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根据《中共伊川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伊川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本纲要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也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赶超发展,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十三五”时期,是伊川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五年来,面对极为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全县上下认真贯彻河南省和洛阳市重大战略部署,着力提升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民主法制建设水平,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十四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节 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全县上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全市“9 2”工作布局和“四高一强一率先”目标,全力打好“四张牌”,强力推进“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夺取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全县经济社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全县经济呈现总量不断扩大,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的良好态势。全县经济总量突破400亿元,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27.7亿元,年均增长8.1%,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27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开发县之一;财政实力明显增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9.9亿元,年均增长3.0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402.3元和16976.9元,年均增长6.7%和8.9%。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一产抓特色培植、二产抓链条延伸、三产抓总量扩张,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8.9:54.7:36.4调整为7.1:45.1:47.8,实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转变。现代农业产业提速发展,充分发挥土壤富硒优势,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河南省富硒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引进京东农场、洛阳农发、省水投等龙头企业,形成了以东岭富硒小米、西岭富硒红薯为代表的特色种植业,以生猪、肉鸡、肉牛等为代表的高效养殖业,以西梅、树莓、红不软桃等为代表的高档林果业,建成优质农产品基地16个,培育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3家,建设富硒谷子、岭上硒薯、岭上硒椒、富硒西梅等产业基地10个,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粮食年产量达4.1亿公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工业转型升级加快,成功引进了北京利尔、中钢洛耐、国机精工等行业龙头企业3家,规划和建设北航智能装备产业园、耐火材料、磨料磨具等专业园区5个,实施亿元以上转型升级项目95个,改造提升企业120家,千亿级新材料、百亿级战略新兴产业“两大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形成了以铝及铝精深加工、新型耐火材料、磨料磨具为主的新材料和以智能装备制造为主的战略新兴产业的工业体系,工业经济“格局清、特点明、优势显、潜力足”的良好发展态势更加突出;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现代物流业实现高点开局,以华晟物流园为主要支撑的洛阳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晋升国家级,美团优选、青源堂等大型网购平台顺利入驻,文旅产业实现破题开篇,二程文化园、建业绿色基地、龙凤山古镇等龙头项目惊艳亮相,银基文旅综合体成功签约,烟云涧青铜小镇建设、范园文物修缮扎实推进,全县接待游客量、旅游综合收入大幅增长,电子商务产业加速发展,完成电子商务企业省级认证372家,建成乡镇电商服务站15个。

  发展动能加快转换。深化“放管服”改革、“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1792项,累计办理各类行政许可25万余件,办结时间压缩85%以上。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创新主体培育为引领、创新平台建设为支撑、产学研合作为保障,持续发力“双倍增”,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29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260%,高新技术企业、市级以上研发平台数量分别达到40家、152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4.1%,国家级星创天地、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院士工作站、省级技术创新联盟、“河洛英才团队”等创新创业载体均实现了零突破,连续多年在全市创新体系考核中排名9县第一,成功入选全市创新型县域试点,向科技要效益、向创新要活力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城乡面貌全面改观。按照“北控、东聚、跨伊河发展”的基本思路,持续推进老城区城市“双修”,北城区实现高标准建设,城南片区开发取得重大突破,伊东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齐头并进,城市建设实现飞速发展。全面加强城市管理,小产权房和私搭乱建得到全面遏制。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9.13%。实施百城提质工程196个,县城供热、供气、道路、游园、停车场、公园等项目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积水点治理扎实推进。新伊高速开工建设,南环路、文正大道、八官线、龙凤大道伊川段、文化北路、振兴路、人民西路等多条道路顺利建成通车,为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群众出行创造了良好交通环境。新增游园绿地广场面积307.1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7.06%,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先进县。城市供水更加充盈,南苑水厂改造项目全部完成,平等水源地一期顺利并网,老城区管网改造、滨河路至伊东新区供水管网工程顺利实施,全县日供水能力已达到3.5万吨。城市供热更加高效,实施“引热入城”项目,供热普及率达到71%,供热能力达870万平方米。燃气供应更加平稳,铺设燃气主、次管网394.7公里,老城区、滨河新区、产业集聚区燃气管网基本实现全覆盖。厕所革命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建成乡村标准化公厕92座,打造“四好农村路”122公里,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水泥路全覆盖,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三大攻坚战”成效显著。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落细,累计整合资金近12亿元,实施扶贫项目2000余个,建成扶贫就业帮扶基地216个,6961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60个贫困村高质量退出,2019年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污染防治,大力推进工业企业“退城入园”,耐火材料、磨料磨具等产业低端产能淘汰退出,整治取缔“散乱污”企业430余家,淘汰落后产能180万吨,减煤58万吨,完成“双替代”3.2万户,扎实推进污水收集处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河渠“四乱”清理,建成污水处理厂5座,铺设污水管网760公里,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100%,乡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45公里伊河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完工,伊河湿地公园晋升国家级,累计实施绿化造林35万亩,完成矿山生态修复1.6万亩,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先进县。切实抓好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依法处置非法集资案件,妥善应对农商行集中取款事件,综合施策化解问题楼盘,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大力化解信访矛盾纠纷,积极排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社会大局整体保持稳定。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财政民生支出累计超过172亿元,占全部财政支出80%以上。新建、改扩建各类学校205所,新招教师近2000人,新增学位近4万个,全县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100%,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到100%,高考本科上线率稳居全市前列,教育教学水平迈入全市第一方阵。县医院、仁大医院、疾控中心p2实验室建成投用,豫西公共卫生中心(万安山医院)、中医院新院开工建设,城乡医疗、养老机构新增床位2600余张,全县医疗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县文化中心等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累计开展技能培训3.59万人次,累计实现新增城镇就业4.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5%以内。

  总体来看,“十三五”时期,是全县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后劲势能蓄积壮大的五年,是伊川地位形象显著提升、影响力持续扩大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五年。经过五年的发展,全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特别是经受住了新冠疫情防控的“大战”和“大考”,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蓄势待发的新阶段。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zhong/2022-05-05/305.html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