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年2月22日蓝田县十八届人大六次会议批准)

  第一篇 立足基础 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全面总结“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成就,科学审视县情特征趋势,准确把握发展环境,在新的起点上加快蓝田追赶超越步伐。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蓝田县积极应对宏观环境和市场变化,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在经济发展、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生态文明、改革开放等方面成效显著,较好的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十三五”末,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42.96亿元,较“十二五”末105.32亿元增加37.64亿元,年均增长6.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9.2亿元,较“十二五”末27.20亿元增加12亿元,年均增长7.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91亿元,较“十二五”末4.26亿元减少1.35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十二五”末17532元、10379元增加到2020年的24920元、15851元,年均增长7.3%、8.8%。被省政府确定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试点县。

  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二五”末的23.0:30.6:46.4调整为22.6:15.5:61.9,服务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现代农业初显发展新格局,构建起以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为引领,花椒、苗木花卉、中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为补充的“3 x”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华胥大杏、蓝田白皮松荣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蓝田大杏种植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形成新型建材、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家具制造为主导的工业格局。西北家具工业园投产企业196家,规模以上企业29家;县工业园入园企业125家,规模以上企业18家。“旅游 ”战略持续发力,累计接待游客1.5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54.69亿元,全域旅游经验受到国务院表彰,并在全国推广,入选首批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白鹿原影视城晋升国家4a级景区,“乡村让蓝田更美好”、“星期天到蓝田”等品牌深入人心。

  三大攻坚战取得新进展。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累计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32亿元,全县93个贫困村全部达标出列,建档立卡户9536户26981人全面实现脱贫退出,建成移民搬迁安置点12个,安置搬迁群众1126户3643人。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2天,连续四年在西安市区县排名中名列前茅。先后荣获“中国天然氧吧”、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入选第一批全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培训基地、全国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开展食药安全、信访维稳和“扫黑除恶”专项整治,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城市品位明显提升,蓝田县污水处理厂改扩建、蓝田城市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置中心、西安蓝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焚烧热电联产项目建成投运,白鹿广场、滋水郊野公园等建成使用,渭玉高速、环山公路、白鹿原旅游专线等建成通车,县城北街、文姬路等城市道路及背街小巷完成改造。美丽乡村建设卓有成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稳步推进。荣获全国乡村建设评价试点县、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华胥镇被评为2019年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蓝桥镇入选省级旅游特色名镇,小寨镇董岭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住建部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第一批精选试点村”荣誉称号。洩湖镇簸箕掌村被评为陕西十大最美乡村。玉山镇、华胥镇、蓝桥镇和葛牌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

  民生福祉实现新提升。“六个优先”做法得到教育部肯定,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职教中心、滋水学校、恒大幼儿园等建成投用;组建26个市县“名校 ”教育联合体,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县人民医院搬迁投运,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县城复核验收,成功创建省级妇幼健康服务县。“书香之城”建设成效全市领先,入选“中国文化百强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逐步提高,公众满意度蝉联全市区县第一。

  改革开放释放新动能。“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创出经验、创出特色。累计实施重点项目567个,完成投资355.1亿元。接待客商1559批次、7275人,洽谈项目640个;签约各类招商合同项目53个,总投资325.88亿元;实际引进内资166.1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391.9万美元。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5753户。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的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不足与短板,主要表现在:产业基础薄弱。工业经济规模较小,产值、税收贡献率低,对地方财政支撑力弱;旅游产业品质不高、品牌不亮,产业链尚未完全形成;农业产业小而杂、效益低,缺乏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城镇建设滞后。城镇化率与国家省市存在较大差距,县城、镇区规模偏小,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不强。民生欠账较多。教育教学质量不高,中考起录线、高考平均录取率全市排位靠后;医疗医技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医疗质量和水平亟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巩固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秦岭保护任务艰巨。秦岭核心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建设管控区占县域面积的83%,生态保护任务繁重。

  第二章 发展环境

  第一节 面临机遇

  战略叠加机遇。西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叠加推进,为蓝田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争取承接外溢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开发开放机遇。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指导意见提出支持西安建设“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赋予西安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国家开放战略新地位,西安成功入选国家首批60个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的首批中方城市,契合蓝田加快文旅融合发展、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现实需要。

  区域发展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赋予西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资源要素配置职能,为蓝田融入主城区,依托大西安人口、资本、科技等集聚要素,服务关中平原城市群,打开了新窗口、提供了新平台。

  第二节 面临挑战

  经济下行和疫情带来的挑战。世界经济受周期性调整,主要经济体转型、新技术革命冲击、生产链重组,导致经济下行压力有增无减,迫使国内资本竞争更加激烈。新冠疫情对经济复苏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国内社会零售商品总额增长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工业增加值增速和进出口增长率等主要经济指标下滑,经济增速持续放缓。

  承载空间不足带来的挑战。随着城市发展带来的人口集聚,企业用地需求不断增长,支撑蓝田城市发展所需要的承载空间和土地资源严重不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生产生活配套功能带来的挑战。“十四五”时期是蓝田县城市更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提速、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提速的关键阶段。滞后的交通、市政、公共服务设施,薄弱的商业购物、休闲娱乐、住房、医疗卫生服务配套,为蓝田高质量发展带来双重挑战。

  第二篇 聚焦主线 谱写蓝田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明确“十四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并对未来更长时期发展作出远景展望,激励全县上下努力奋进。

  第一章 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通落实“五项要求”和“五个扎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深度融入“双循环”为抓手,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依托大西安、融入大西安、服务大西安,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建设“五有六好五示范”的“绿色蓝田,幸福家园”,奋力谱写蓝田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xibei/2022-04-29/220.html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帮助请打赏本站

  • 打赏方法如下:
  •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