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⑴
贵阳市统计 局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
2023年5月29日
2022年,贵阳贵安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高效统筹防疫情、稳增长、保安全各项工作,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带头实施主战略、实现主定位,坚持“四主四市”工作思路,围绕“八个强”全力推进“强省会”,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全市经济基础不断夯实,综合实力稳步提高。
一、综合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4921.17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3.6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739.57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2977.99亿元,增长0.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9872元,增长0.1%。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1:35.3:60.5,“三二一”结构继续呈现。与上年比(3),第一产业比重持平,第二产业比重提高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0.1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1.9%,涨幅比上年同期扩大1.4个百分点,整体涨幅可控。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5%,非食品价格上涨2.0%;消费品价格上涨2.4%,服务价格上涨1.2%。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累计上涨7.0%,购进价格累计上涨12.0%。
“强省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全年新引进产业项目到位资金1631.34亿元,其中工业项目占比57.0%,占比提高6.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4.0%,提高2.1个百分点。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新设立市场主体148992户,增长22.7%;新设立市场主体注册资本11299.31亿元,增长106.0%。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4.87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种植业总产值257.86亿元,增长4.8%;林业总产值4.75亿元,增长8.4%;畜牧业总产值59.40亿元,增长2.5%;渔业总产值1.49亿元,增长7.0%;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总产值21.37亿元,增长6.5%。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8.83万亩,比上年增长0.1%;其中,稻谷播种面积 39.04万亩,下降0.9 %;玉米播种面积53.72 万亩,增长8.5 %;豆类播种面积11.49万亩,增长14.0%;薯类播种面积23.36万亩,下降13.9%。
全年粮食产量40.05万吨,比上年增长1.8%。其中,夏粮产量4.32万吨,下降15.1%;秋粮产量35.73万吨,增长4.3%。
全年猪、牛、羊、禽肉“四肉”产量16.05万吨,比上年增长6.0%;禽蛋产量1.97万吨,增长10.7%;生牛奶产量2.97万吨,下降31.7%;水产品产量0.37万吨,增长3.2%。
全市高标准农田面积占耕地面积45.2%,林下经济利用面积达139.72万亩、产值107.01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08.15万千瓦;拥有各类农业机械31.61万台(套),实现机耕面积324.86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机播面积26.58 万亩,增长 21.5%;机收面积 68.5万亩,增长 24.0%;机灌面积52.95万亩,增长1.2%。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54.1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041.36亿元,比上年增长2.8%。规模以上工业(4)增加值增长4.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八大重点产业(行业)增加值增长7.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7.8%;其中,电力生产及供应业增加值增长1.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5.0%、磷煤化工业增长11.8%、特色食品业增长8.0%、烟草制造业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园区企业增加值增长4.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0.8%。轻工业增加值增长6.7%,重工业增加值增长2.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5.8%;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5%;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9.5%;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5.0%;小微型企业增加值增长2.2%。
全市35个工业行业中,16个行业增加值呈增长趋势,其中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前五的行业分别是:烟草制品业占比29.2%,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占比8.7%,增加值增长1.7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比8.1%,增加值增长42.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占比6.6%,增加值下降2.9%;医药制造业占比6.0%,增加值下降9.0%。
全市“1 7 1”重点产业中,在筑央企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0%、七大工业产业增加值增长7.9%。
全市“三主一特”重点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4%,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4.6%。其中,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增长149.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个百分点;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17.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个百分点;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5.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0.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6个百分点;健康医药及生态特色食品下降0.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2.5%,拉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1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03户,比上年增加97户;营业收入2834.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7%;资产负债率61.3%,提高1.8个百分点;利润总额266.32亿元,下降0.3%;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72.68元,增加0.88元。
全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产品178种,其中66种产品产量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37.1%。正增长的产品中,46种产品产量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锂离子电池4777.80万只,同比增长18.5%;光电子器件270.35万只,同比增长21.7%,印制电路板130.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超1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