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3年2月16日在垣曲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垣曲县人民政府县长 马 巍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垣曲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保持定力、负重拼搏,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在克服重重困难中交出了一份殊为不易、富有成效的答卷。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财政总收入增长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9.5%,绝大多数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先后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等荣誉称号。

  一年来,我们坚持助企惠企、扩大投资,发展支撑在破困解难中不断夯实。深入开展入企帮扶。高效落实中央、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累计减税降费2.8亿元、留抵退税1.3亿元、信贷融资39.4亿元。在疫情防控期间,闭环运行生产生活保供车辆20余万车次,最大力度保障企业生产不停、物流不断、产能不减。着力推进项目建设。发挥项目指挥部和工作专班统筹协调作用,落实闭环推进机制,及时疏堵点、解难点。年初确定的81个重点项目,实际完成投资36.9亿元,投资完成率达到105.7%,其中,33个新建项目全部开工,竣工17个;25个续建项目全部复工,竣工15个;23个储备项目有序推进,转换6个,发展动能通过项目建设不断集聚。持续抓好招商引资。坚持“线上线下”双向互动,对接重点招商项目64个,对接企业、商(协)会130余家,签约资金215.2亿元,完成率112%;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6个,当年开工20个,开工率77%,超出市定任务17个百分点,最大限度发挥了投资关键作用。2022年,市委、市政府开展了三次项目建设综合考核,我县分别位列第二名、第一名和第四名,保持了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年来,我们坚持集群集聚、示范牵引,五大基地在协同并进中系统集成。国家级食用菌产业基地建设加速推进。出台了食用菌产业发展中长期实施方案和18项扶持政策,制定了“一园十区”布局规划,集研发、育种、销售、品牌推广等于一体的食用菌产业综合服务中心开工建设,鼎诺、镇铭、舜裕和南豆、绿香春溪(一期)五个产业园建成投用。娟娟合作社香菇深加工生产线投产达效,圣威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黑木耳获得圳品认证,县内菌棒生产与木渣加工企业无缝衔接,原料供应稳定顺畅,基本做到了“垣材垣用”,食用菌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铜镁精深加工基地建设步伐加快。铜矿峪矿410中段产前工程、恒隆铜业提标改造等技改项目建设完成,海晟科技年产1.2万吨铜杆生产线项目选址确定,并与河南新昌铜业达成合作意向。年产3万吨锂电铜箔和五龙镁业循环经济二期项目完成可研编制和初步选址,五龙镁业6万吨金属镁填平补齐项目产量由2.4万吨提升到2.9万吨,产能逐步得到释放。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成效初显。翌佳环保铜冶炼弃渣综合利用、铭城科技轻质建材一期等项目投产达效,俱安发泡陶瓷保温装饰进入试生产阶段,华兆住工alc装配式新材料、中集采年处理200万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等项目即将开工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积厚成势。能科100兆瓦多能互补、晋能100兆瓦集中式平价光伏项目完成投资5.8亿元,占项目总投资75%,实现部分并网发电。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对外交通道路、施工用电、开关站、通风洞、导流洞等附属设施全面完工,上下水库主体工程已经开工,项目正式由筹建期阶段转入建设期阶段;二期项目在全省率先取得省发改委核准批复,为项目开工建设提供了关键支撑。黄河金三角文旅康养基地建设稳步实施。左家湾文旅康养示范区正式开工;北白鹅考古方舱科研基地完成一号实验室建设,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和铜冶炼文化博物馆主体完工,世纪曙猿科技体验馆完成概念性规划设计;北垛十八兵站、槐南白关帝庙、东峰山戏台等9处文保单位修缮完成;岭回桃源仙庄和华峰马家园被评为省级“黄河人家”;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游客集散中心投入使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通过省级验收。我县被评为山西省“避暑旅游目的地”,获得“千年古县”称号。五大基地由顶层设计到全面推开,逐步从“规划图”变为“实景图”。

  一年来,我们坚持培育活水、创新驱动,发展动能在转换调整中持续增强。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全年新增市场主体2963户,总量达到1.7万余户,同比增长20.8%。大力支持“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实现个转企25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入限贸易企业16家,完成规改股2家,孵化创办小微企业573户,增加就业岗位2580个。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完成技术交易金额1亿元。成立高新技术、高科技领军、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引进太原理工大学电控离子膜分离、太原科技大学5g车间智能化等一批科技成果,新培育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高新技术企业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民营科技企业3家。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小巨人”企业1家。强化人才引育。依托高校、企业和职业中学等平台,分类分批培育农村实用人才3421人、职业技能人才1700人。认定市级科技特派员10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3个。持续深化县校合作,先后与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109所高校成功对接,签订合作协议71份、共建挂牌合作基地128个、达成合作意向191项,引进大学毕业生99名,其中高层次人才10名,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6777.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